3月27日,董家鸿执行院长赴青海义诊,院办人员随行,这是笔者第一次与院长一同出差。查房、会诊、手术,操作精准、技艺精湛暂且不表,且说“大家”精于“细微”,这一次同行,笔者看到了一些院长行事的细节,于医者而言,可能述之平凡,而在一个潜在的患者心里,却倍感温暖。
住院总忘记的那条领带
一下午的飞机、车程,晚饭时,澳门新葡游戏网一行的5个人才聚在一起。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联系人介绍着第二天的义诊安排,肝胆外科总住院医师(简称“住院总”)突然反应了一下,然后悄悄地问旁边的当地同行:“您有领带吗?麻烦借我一条。”
第二天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厅里碰面,住院总见到对方问好后,第一个问题便是:“领带您带来了么?”西装加身,仪表大方,为何住院总还这么关心一条领带?原来,这是董家鸿院长一直坚持的看诊传统。
为患者看诊时,他必会在白褂内带上领带,他曾说:“这是医生的礼节,也是对患者的一种态度。”还记得一位来清华长庚医院看诊的外国友人,惊讶地说:“我在中国看病,第一次看到打领带的医生。”
盖好被子
一天的忙碌开始了,第一项行程是早查房。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现有70张病床,令人吃惊的是,半数以上的床位住的都是患肝包虫病的藏族同胞,高原的阳光拿黑了皮肤,见到从北京过来的专家时,笑容却很灿烂。
需要会诊的患者多是术后并发症严重,或需再次手术的。为了解病情,董家鸿需查看他们腹部的伤口,细致查体并询问反应;观察引流液性质;一边听管床医师介绍病情,一边查看脉象。每次检查完,他都会留心帮患者重新盖上被子,近两个小时里的20余位患者,无一例外。很多藏族患者和家属与他握手,得知北京专家前来的消息,他们已经等待了很多天。
我们会想办法的
每一间肝胆外科普通病房住着3位患者,但走进去却总感觉空间窄小,原来,一个藏族人生病住院了,一家人三四口都会一起跟过来,尤其家中的“顶梁柱”倒下了,妻子小孩便都一起住进了医院,所以董家鸿走到病床前时,往往是3双以上的目光同时投射过来,有小孩好奇的,有大人关切的,有老人渴求的。
因为语言不通,很多藏族患者多是看表情,或者听懂一些最简单的话语。在CT片子的后面,由于病情的复杂性,董家鸿的眉头紧锁着,而面对患者时,眉头便松了下来。他多是与患者的主治医交流治疗方法,很少言语病情。握着患者的手,他那天说的最多的一句是“好好养病,我们会想办法的。”
再来一次
义诊当天,董家鸿进行了一台重症包虫病患者手术。年轻的藏族女同胞已是第三次接受手术,胆漏一年余,腹腔严重粘连,肝门部血管、胆管等结构转位,难题一一摆在术者面前。董家鸿走上手术台,在当地医生的配合下,他反复指挥着,“再来一次”,“再来一次”,直至占患者肝脏80%体积的病灶被顺利切除。一位当地医师电话向等候消息的副院长反馈:“手术真的很难,但很顺利。”
青海,董家鸿已经来过很多次,他答应了这里的患者会再来一次,他会再来,很多次。(图文/韩冬野)
澳门新葡游戏网APP
快速挂号